”新兴禅文化节启幕:千年禅意对话现代商道,以’和合致远’智慧探索商业向善新范式。”
2025年6月8日,中国禅都·新兴首届禅文化节在广东省新兴县盛大开幕。作为中国禅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新兴县以“智惠天下 和合致远”为主题,汇聚了文化学者、企业家、政府代表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禅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商业实践。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不仅是对传统智慧的传承,更是对“禅商合一”理念的深度探索,为当代社会提供了精神指引与发展新思路。

1. 新兴:岭南古郡的禅文化基因
新兴县,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郡,是中国禅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浸润着“明心见性”的禅意智慧。从六祖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到商圣范蠡的“三聚三散”商道,新兴的文化底蕴深厚而独特。
近年来,新兴县通过“禅文化+”模式,推动禅旅游、茶文化、艺术设计等产业发展,成功打造了禅域小镇、禅意度假区等文旅项目,让禅文化从历史走向现代,从庙堂走进生活。
2. 开幕式: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仪式
开幕式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卷轴点睛”仪式成为亮点。与会专家在主题蓝图上共同完成点睛,象征禅文化的智慧之光点亮未来。此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创国风音乐节目《文脉传承·戏韵流芳》也走进新兴录制,以艺术形式展现禅文化的魅力。
原文化部副部长励小捷在致辞中强调:“禅文化倡导的‘平常心是道’‘活在当下’,与现代人追求的心理平衡、精神丰盈不谋而合。”他呼吁将禅文化融入教育、产业和日常生活,使其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3. 禅商智慧:商业向善的新范式
“禅商”是本届文化节的核心议题。这一理念将禅文化的内在修养与现代商业的伦理责任相结合,倡导“利他”“简约极致”“大愿”等价值观。
- 钱文忠(复旦大学教授):引用《金刚经》“无所住而生其心”,指出禅商的最高境界是“不执着于利益,而专注于价值创造”。
- 汤敏(经济学家):提出“禅商产融模式”,认为禅商思想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可为中国经济提供新动能。
- 温志芬(新兴企业家):以“公司+农户”模式践行禅商精神,带动千家万户共同富裕,诠释了“商道即利他之道”。
4. 范蠡与禅商:历史智慧的当代启示
作为商圣范蠡的后裔,学者范明公在圆桌论坛中深入解读了“三聚三散”的千古商道:
- “三聚”是商的性质:聚财、聚势、聚人;
- “三散”是禅的境界:散财、散名、散权。
他以《道德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形容商业的最高境界,鼓励企业家以禅的智慧推动社会正向循环。
5. 禅文化赋能:新兴的实践与未来
新兴县副县长黎兰芬表示,新兴正以禅文化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文旅融合、产业升级,将禅意美学转化为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力量。未来,新兴计划:
- 打造国际禅修中心,吸引全球禅文化爱好者;
- 推动“禅意设计”产业,将禅文化融入建筑、家居、服饰等领域;
- 开发“禅茶一味”生态链,结合茶文化与健康产业。
6. 禅文化的全球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禅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更蕴含普世价值。其倡导的“和合共生”“美美与共”,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新兴禅文化节的举办,正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的一次重要实践。
结语:从新兴走向世界的禅意未来
首届新兴禅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禅文化从“历史遗产”向“现代资源”的华丽转身。在这里,禅不再是高深的哲学,而是可触摸的生活方式、可实践的商业伦理、可共享的文明智慧。
正如六祖惠能所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新兴县正以禅为媒,架起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的桥梁。这场千年智慧与现代文明的对话,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