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月城核电站再发泄漏事故:265千克重水泄漏,辐射水平暂未异常

韩国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265千克重水泄漏,目前辐射水平正常,暂无外泄风险,此为该电站八个月内第二起泄漏事故。

重水泄漏的警报声再次响起在庆尚北道的月城核电站,这是今年以来该电站发生的第二起泄漏事故,引发民众对核安全的深切担忧。

2025年9月19日,韩国东南部的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重水泄漏事故。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通报称,截至当天中午,泄漏的重水累计约265千克。目前,所有泄漏物均被控制在设施内部,未外泄至核电站外,周边辐射水平未见异常。

01 事故再现,月城核电站又发泄漏

秋日的庆尚北道庆州市,本应是一片宁静。然而月城核电站内,警报声却打破了这份平静。9月19日,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报告发生重水泄漏事故。这是该核电站今年以来发生的第二起泄漏事故,距离上一次事故仅过去八个月。

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在接到报告后迅速响应,​​立即派遣工作人员前往事发核电站​​,对泄漏原因展开全面调查。初步估算显示,截至当天中午,泄漏的重水累计约265千克。

幸运的是,事故发生时机组正处于例行停运检修期,这大大降低了事故的潜在风险。负责运营的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表示,监测到泄漏后,已立即关闭了相关核泵,防止泄漏进一步扩大。

02 紧急响应,多方协作控制局势

事故发生后,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与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监测到泄漏后,工作人员立刻关闭了相关核泵​​,有效控制了泄漏态势。

根据官方通报,所泄漏的重水均在设施内部,未外泄至核电站外。核电站外围辐射水平监测数据显示,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这意味着,此次泄漏事故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没有造成直接影响。

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强调,已加强对核电站周边环境的辐射监测频次,确保一旦发生异常能够立即发现并处理。同时,委员会已组织专家团队,对泄漏原因进行深入调查。

03 历史回顾,八个月前曾发生类似事故

月城核电站的泄漏问题并非首次出现。今年1月12日,月城2号机组正常运转时,就曾发生过一起严重的核废液泄漏事故。​​当时,储藏罐内大约29吨未经样本分析的核废液​​被直接排放入海,引发了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和担忧。

与上次事故相比,本次泄漏的规模较小,且发生在机组停运检修期间,控制措施更为及时。然而,八个月内连续发生两起泄漏事故,不禁让人对月城核电站的安全管理水平产生质疑。

核能专家表示,虽然重水泄漏的严重性低于核废液泄漏,但频繁发生的泄漏事故仍然暴露出电站在设备维护和安全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漏洞。

04 重水泄漏,了解潜在风险与应对

重水,又称氧化氘,是核反应堆中常用的中子慢化剂。与普通水相比,​​重水中的氘原子比氢原子多一个中子​​,这一特性使其能够有效减缓中子速度,维持核裂变反应的进行。

虽然重水本身不具有放射性,但长期在反应堆中使用后,可能携带微量放射性物质。因此,重水泄漏仍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表示,此次泄漏的重水为未经反应堆使用的原始重水,放射性风险极低。这也是为什么委员会判断此次泄漏对环境和公众健康影响有限的重要原因。

05 民众担忧,核安全再引关注

月城核电站连续发生的泄漏事故,引发了当地居民和环保组织的深切担忧。许多居民还记得八个月前的那次事故,当时29吨核废液被排放入海,虽然官方称排放符合安全标准,但仍无法完全消除民众的疑虑。

一些环保团体再次呼吁,​​应对月城核电站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并重新评估其运行许可。这些团体认为,频繁的泄漏事故表明电站的安全管理体系可能存在系统性问题。

也有专家建议,韩国应当加强对核电站的监管力度,提高安全标准,并增加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以重建民众对核能安全的信心。

06 全球视角,核安全任重道远

韩国月城核电站的泄漏事故,是全球核能安全面临挑战的一个缩影。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核能作为一种低碳能源选项,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然而,​​核能的安全问题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任何一起事故,无论大小,都可能影响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进而影响核能的发展前景。

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天野之弥曾表示:”核安全没有国界,任何国家发生的核事故都是所有国家的事故。”这句话提醒我们,核安全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分享经验,加强合作。

月城核电站的泄漏事故再次敲响了核安全的警钟。随着调查的深入,人们期待能够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夜幕降临,庆州市民的家中亮起温暖的灯光。对于他们来说,核安全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关乎日常生活和家庭健康的具体关切。他们期待着一个既能够提供清洁能源,又能够保证安全可靠的未来。

在这个能源转型的时代,如何平衡能源需求与安全保障,如何推动技术进步与管理完善,如何增进透明度和公众信任,这些都是需要持续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