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我国多个重点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世界最高的大石峡水利枢纽下闸蓄水,长庆油田建成万吨级大油田,我国首台15米亚毫米波望远镜启动建设,全国首座500千伏全自主可控变电站投运,展现了国家在能源、天文、基建等领域的硬核实力。
这个周末,中国多个重点工程迎来关键节点——从西部大漠到黄土高原,从雪域台址到辽北电网,一批突破性成果集中亮相,成为“中国建造”和“中国智造”的硬核见证。

🌊 一、世界最高面板坝下闸蓄水,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转入运行准备
9月20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这座位于天山库玛拉克河上的“超级大坝”,最大坝高 247米(相当于80多层楼高),是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填筑量达1890万立方米,可填满超7000个标准泳池。
工程于2019年11月全面动工,去年12月大坝填筑封顶,计划2026年全面投产。届时,它将极大改善南疆四地州电力供应和农业灌溉条件,成为支撑新疆发展的重要水动脉。
🛢️ 二、黄土高原建成万吨级大油田,长庆第二采油厂日产原油破万吨
同样在9月20日,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日产原油首次突破10000吨,达到10039吨。
依托“水平井+体积压裂”等关键技术,该厂成功突破低渗透油藏开发瓶颈,推动陇东黄土塬从“多井低产”迈向“少井高产”,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该厂已在庆阳革命老区建成10个低渗透油田和5个千吨级采油作业区,形成集约化、效益化的开发新格局。
🔭 三、我国首台15米亚毫米波望远镜启动建设,瞄准宇宙与生命起源
9月20日,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XSMT)在青海德令哈正式启动建设。
该望远镜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配备高精度天线、大视场多色相机、超外差接收机等先进设备,具备宽频段、高灵敏度观测能力。亚毫米波能穿透宇宙尘埃,捕捉可见光无法观测的天文现象,对研究星系演化、恒星形成乃至生命起源相关分子具有重要意义。
建成后,XSMT不仅将推动我国天文前沿研究突破,还将支撑大气科学、大容量星地通信等交叉应用。
⚡ 四、全国首座500千伏全自主可控变电站在辽宁投运,新能源送出能力大幅提升
9月20日,全国首座500千伏全自主可控新一代变电站——西泉变电站,在辽宁正式投运。
该站首次实现从核心材料、关键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到技术标准的全链条国产化,有效提升电网本质安全水平和新能源电力送出能力。
投运后,可满足超过200万千瓦风电、光伏新能源并网需求,极大优化辽北电网结构,助力东北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这些工程背后,是国家战略的支撑、科技创新的突破,也是无数建设者日夜奋战的身影。他们以实干回应期待,以成果书写担当。
从江河治理到能源安全,从宇宙探秘到电网升级,中国正以一项项“首次”、一座座“首座”,持续刷新着发展的速度与高度。
期待更多这样的好消息,
为中国创新点赞!
为中国工程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