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强夺冠!2025榆林好声音落幕,音乐为古城注入新时代活力

本土选手刘刚强凭借陕北民歌《这么好的妹子见不上面了》夺冠,2025榆林好声音总决赛圆满落幕,以音乐赛事推动城市文化传承与活力提升。

黄土高原的夜空中,一曲《这么好的妹子见不上面了》让整个榆林为之沸腾。这一刻,音乐成为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9月27日晚,榆林文昌·时光天街东广场灯火通明,数千名观众齐聚于此。经过五个多月的激烈角逐,”清爽榆林”2025榆林好声音总决赛在此落下帷幕。本土选手刘刚强以一曲深情演绎的陕北民歌征服评委,以9.7分的高分摘得桂冠。

巅峰之夜:音乐与城市的共鸣

当晚19时,决赛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这座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气息的商业综合体,在音乐的装点下焕发出别样光彩。舞台灯光照亮了参赛选手紧张而兴奋的面庞,也映照着台下观众期待的眼神。 “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我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位参赛选手在赛前如是说。这句话道出了所有选手的心声——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展示自我、传承文化的宝贵机会。 比赛中,流行与民族音乐交相辉映,尤其是陕北民歌的精彩演绎,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这些扎根于黄土高原的旋律,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冠军之路:刘刚强与他的音乐情怀

刘刚强的夺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海选到决赛,他始终坚持以最质朴的方式演绎最地道的陕北民歌。决赛现场,他选择演唱《这么好的妹子见不上面了》这首经典曲目,用饱含深情的嗓音,将陕北民歌特有的苍凉与真挚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用歌声让更多人了解我们陕北的文化。”刘刚强在获奖后动情地说。这位土生土长的榆林汉子,用他的成功证明了:最打动人心的艺术,往往源于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评委组在点评时指出,刘刚强的演唱”既保留了原曲的精髓,又融入了个人理解,让经典焕发了新的活力”。这种在传承中创新的精神,正是本届好声音大赛最珍贵的收获。

多元绽放:音乐比赛的深远意义

本届好声音大赛的亮点不仅在于冠军的诞生,更体现在其多元化的文化价值上。亚军张云赫以《默》展现流行音乐的魅力,季军李艳民则以《祁雨调》传承陕北经典。不同风格、不同年龄段选手的同台竞技,展现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音乐盛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赛事组委会为总冠军准备的新能源汽车大奖,这一创新举措将文化艺术与现代生活巧妙连接,让音乐梦想照进现实。

超越比赛:文化盛宴的城市价值

“榆林好声音”早已超越了一般性音乐赛事的范畴,成为这座城市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五个多月的赛事期间,从社区海选到总决赛,音乐的气息弥漫在榆林的每一个角落。 这项赛事最成功之处,在于它打破了年龄、职业的界限,真正实现了”百姓舞台”的初衷。参赛选手中,有退休教师、在校学生、出租车司机,也有企业白领。音乐让他们跨越了社会身份的差异,在同一个舞台上绽放光彩。 更重要的是,赛事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让全国观众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榆林——不再是单一的”煤城”印象,而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创新模式:文化惠民的榆林实践

“政府引导、媒体搭台、企业参与”的运作模式,是本届好声音成功的关键。这种模式既保证了活动的专业性和影响力,又确保了其可持续性。 选择文昌·时光天街这样的商业综合体作为决赛场地,体现了文化活动与商业空间的完美融合。观众在享受音乐盛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城市商业的活力,实现了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榆林传媒中心作为主办方,充分发挥了媒体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从赛事策划到宣传推广,从选手选拔到现场呈现,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专业水准。

未来展望:音乐赋能城市发展

随着总决赛的落幕,2025榆林好声音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音乐对这座城市的影响仍在延续。赛后,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本土音乐文化,各类音乐培训班、文化沙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更重要的是,这项赛事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榆林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文化软实力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城市能够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实现创新发展。

夜幕下的榆林,音乐的余韵仍在城市上空回荡。刘刚强的冠军之歌,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这座古老城市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从赛场到街头,从舞台到生活,音乐已经成为榆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场持续五个多月的音乐盛宴证明:当传统文化遇见现代表达,当个人梦想邂逅城市发展,就能迸发出最动人的火花。榆林好声音的故事还在继续,而音乐,将继续为这座千年古城谱写新时代的乐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