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凭借极致性价比和全市场覆盖,在茶饮行业寒冬中逆势火爆,成为全民追捧的“诚意饮品”标杆。
2025年夏,某城市“奶茶一条街”迎来最冷清的旺季——曾经挤满年轻人的各大品牌门店,如今客流稀疏,唯有一抹鲜红的招牌下始终人头攒动:蜜雪冰城。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条街上甚至同时开着两家蜜雪冰城,且双双排起长队。其他店铺店员倚门张望,眼神里写满不解:“为什么偏偏是它?”

一、“3块钱的饮料”背后,是一场极致性价比的胜利
当同行还在纠结“杯套设计”“联名营销”时,蜜雪冰城只专注一件事:让消费者用最低价格,买到一杯不踩雷的饮品。
- 价格锚点击穿心理防线:3元柠檬水、4元冰淇淋、6元奶茶……在茶饮均价破20元的时代,这些数字本身就成为最强广告;
- 拒绝“价格刺客”:无需团购、不看活动,门店标价即底价,消费者无需比价、算券,实现真正的“闭眼买”;
- 全年龄通杀:从学生、打工族到中年人、老年人,低价策略覆盖消费能力各异的人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饮品”。
一位带孙子买冰淇淋的大妈说:“别家冰淇淋卖15块,这里只要4块,味道还不差,我不买它买谁?”
二、下沉市场的王者:从大城市到小乡镇的“雪王帝国”
蜜雪冰城的可怕之处不在于一线城市的火爆,而在于它实现了几乎无死角的渠道覆盖:
- 深入县域乡镇:在三四线城市及乡镇,蜜雪冰城门店数量远超其他茶饮品牌总和;
- 规模化采购优势:通过集中采购压低原材料成本,即便低价仍能保持盈利;
- 标准化运营体系:从员工培训到产品制作,极简流程确保门店快速复制且品控稳定。
有业内人士感叹:“蜜雪冰城已经不是在卖奶茶,而是在做‘饮品基础设施’。”
三、为什么蜜雪冰城能抗住行业寒冬?
2023-2025年,茶饮行业迎来闭店潮。头部品牌收缩战线,小众品牌成批消失,蜜雪冰城却逆势扩张。其韧性来源于:
- 极致成本控制:
- 去冗余包装,省下设计、生产成本;
- 精简SKU,聚焦爆款,减少原料浪费;
- 精准用户定位:
- 不追求“高端体验”,专注解渴、性价比;
- 避开与星巴克、喜茶等品牌的正面竞争,另辟赛道;
- 供应链护城河:
- 自建工厂、物流,实现从原料到成品全程把控。
四、消费者真的只图便宜吗?
便宜只是表象,背后是消费者对“诚实定价”的渴望。
当越来越多品牌用“网红设计”“概念营销”抬高价格,蜜雪冰城反而以“不装”的姿态赢得信任。它的成功印证了:
- 消费者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
- 刚需型消费中,性价比永远为王;
- 长期稳定的低价,比偶尔的促销更能建立忠诚度。
五、“雪王现象”给餐饮行业什么启示?
- 回归产品本质:营销与包装无法替代真性价比;
- 重视下沉市场:北上广深不是中国的全部;
- 规模化与标准化:才是餐饮企业抗风险的核心能力;
- 真诚才是必杀技:不套路、不夸张,反而更得人心。
走在空荡的奶茶街上,看着蜜雪冰城门口簇拥的人群,忽然明白:
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消费者终于清醒。
他们不再愿意为虚高的品牌溢价买单,转而拥抱那些真正尊重自己钱包和智商的产品。
或许蜜雪冰城的红,不是偶然,而是这个时代商业良知的一次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