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元神坛到百元贱卖,柯尔鸭的泡沫为何破裂?

柯尔鸭从万元神话跌至百元现实,因超强繁殖力击破泡沫,市场终归理性。

曾几何时,它们栖息在丝绒垫上,享受着空调的清凉,身价堪比奢侈品。如今却被安置在店外的铁笼里,羽毛散落,与宠物狗的优渥待遇形成鲜明对比。

2019年,王思聪在社交媒体上晒出那只圆润呆萌的小生物,瞬间点燃了一场全国性的柯尔鸭热潮。最疯狂的时候,一只品相优良的柯尔鸭能卖到​​上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鸭中贵族”。

然而不到六年时间,曾经风靡一时的柯尔鸭已经从神坛跌落。在武汉市花岸区堤角花鸟宠物大世界,店主王女士指着笼中最后两只柯尔鸭说:“几百块就可以买走。”

这个曾经被称为“社交货币”的宠物明星,如何从万元天价跌至百元白菜价?这场宠物泡沫的破裂,揭示了怎样的市场规律?

01 昔日荣光,从荷兰到中国的神坛之路

柯尔鸭,这个原产荷兰的矮脚鸭品种,凭借其通体雪白的羽毛、不超过2斤的体重和温顺可人的性格,迅速征服了中国消费者。

它们最吸引人的特点是:​​养熟了会像小狗一样黏人​​。这种独特的互动性,让柯尔鸭在宠物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许多都市人的新宠。

在2020年前后的鼎盛时期,这些圆润呆萌的柯尔鸭被单独陈列在丝绒垫上,享受着“顶流”待遇。宠物店老板回忆道:“那时候,同样品相的柯尔鸭能卖到2000多元,品相更好的甚至上万。”

柯尔鸭的走红,完美诠释了“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前几年养的人比较少,再加上名人效应带来的炒作,使得这个品种价格水涨船高。

02 泡沫破裂,从“一鸭难求”到“百元甩卖”

走进如今的宠物市场,已经少有店铺专门售卖柯尔鸭。一家主要卖鹦鹉的宠物店老板直言:柯尔鸭价格暴跌“没钱赚”,目前价格跌到300-500元。

在“趾蹼”爬宠店,最后两只柯尔鸭被放在店外的铁笼子里无人问津,与店内吹着空调的宠物狗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场景与它们曾经的辉煌形成巨大反差。

王女士透露,与前几年相比,柯尔鸭的销量其实相差不大,“前两年一个月能卖两三只,现在便宜了,四个月能卖十只左右。”但价格已不可同日而语。

更值得注意的是购买群体的变化。从前主要是成年人购买,现在因价格暴跌,多是家长带孩子来买。柯尔鸭从“社交货币”变成了“儿童宠物”。

03 背后原因,“太能生了”成为双刃剑

柯尔鸭价格暴跌的主要原因,正如王女士所说:“太能生了。”

每只柯尔鸭每年能孵20个左右的蛋,虽然并非每个都能成功孵出,但繁殖率依然相当可观。相比之下,宠物狗一年仅生育两次,数量有限。

一些专门用场地做柯尔鸭繁殖的养殖户,在看到市场火热后大量投入,导致产量迅速增加。当产量起来了而销量没有同步增长,就只能通过降价来竞争。

“这就是为什么它身价跌了,因为它太能生了。”王女士的这句话,道破了柯尔鸭市场泡沫破裂的核心原因。

04 现实困境,吵闹声中的后悔选择

除了市场供应量的增加,柯尔鸭本身的一些特性也让许多购买者后悔。

宠物店老板坦言,一些人后悔购买柯尔鸭,主要是因为“太吵了”。这种看似温顺的小动物,实际上有着惊人的嗓门,不适合居住空间有限的都市人。

此外,鸭子是“直肠子,很容易排泄”,这意味着主人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清理,这与许多都市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相适应。

这些现实问题让许多一时冲动购买柯尔鸭的人感到头疼,也降低了市场的持续需求。

05 市场分化,优质品种依然保值

尽管柯尔鸭整体价格大幅下跌,但市场正在出现分化。品相好的柯尔鸭依然能够维持较高的价格。

王女士指出:“好鸭子还是贵,一两万的也有。”品相好的柯尔鸭主要看嘴巴的长短跟体型整体的比例,父母品相好的后代品相就会好。

目前种鸭价格根据品相不同在1500-2000元(品相好)到几百元(品相差)之间。这种价格差异体现了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开始真正关注品种质量而非盲目跟风。

对于柯尔鸭市场未来走势,王女士认为“肯定会回,但是不会回太多”,因为“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始终在起作用。

从曾经的万元神坛到如今的百元贱卖,柯尔鸭的价格曲线完美诠释了宠物市场的泡沫产生与破裂过程。这场过山车式的市场变化,为消费者和投资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对于那些仍在坚持繁殖柯尔鸭的养殖户来说,他们正在调整策略。如王女士所说,她还会继续养着4只种鸭,如果下蛋孵出小鸭还是会卖,“但不会把精力主动放鸭子上”。

柯尔鸭的故事似乎应验了那句老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从追捧到抛弃,不过转瞬之间。而这或许也是所有被炒作的事物的共同命运——最终都要回归其本来价值。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柯尔鸭的市场起伏提醒我们:理性消费,尊重市场规律,才能避免成为泡沫的接盘者。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