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请“谢广坤”带货只卖57单,商家被骗拉黑!直播保量骗局几时休?

商家花2万元请“谢广坤”带货却只卖出57单,对方未履约并失联,目前成都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赶集摆摊都不止这个数!”山东莱阳的盖先生声音里满是愤懑和无奈。他支付了两万元,本以为借着“谢广坤”的明星光环,自家老火腿能轻松卖出四千单,最终等来的却是57单的惨淡销量和一个被直接拉黑的电话号码。

这不是个例,而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前直播带货狂欢背后,不少商家正在经历的“合同游戏”与“流量骗局”。

一、从承诺到拉黑:一场精心设计的“明星带货”陷阱
2025年6月,一家自称“谢广坤”直属商务团队的公司——四川秦彩科技有限公司主动联系上盖先生。他们语气专业、承诺笃定:支付两万,不仅能有千万级粉丝的“谢广坤”亲自带货,还“保量4000单”,并白纸黑字承诺“少一单补一单,补播一个月”。

出于对明星影响力的信任,盖先生签了合同、打了款。可直播结束,现实冰冷至极:仅售出57单。他试图联系对方要求补播,却发现电话已被拉黑,微信无人回应。此前热情洋溢的“商务团队”一夜蒸发。

二、“谢广坤”背后:是谁在透支信任?
“谢广坤”作为《乡村爱情》中家喻户晓的角色,其扮演者唐鉴军是赵本山的弟子,也担任辽宁民间艺术团团长。从《刘老根》到《乡村爱情》连播17部,这个角色积累了深厚的观众缘,尤其深受北方及中小城市人群喜爱。

正因如此,不少商家尤其是农特产、食品类经营者,极易因“明星背书”而放松警惕。他们认定:有这样扎实的群众基础,带货成绩总不会太差。

可问题在于,真正与盖先生签合同的,并非唐鉴军本人或其正规团队,而是一家第三方公司。这类公司往往以“明星直属商务”“独家合作机构”之名获取信任,实际上却无真实履约能力,甚至缺乏基本商业诚信。

三、漏洞重重的“保量合同”
此类合同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 承诺高回报、低风险,强调“保量”“补播”;
  • 甲方公司多为轻资产注册,事后追责困难;
  • 话术专业、流程正规,使中小商家难以辨别真伪;
  • 一旦出事,很快失联,法律责任难以落实。

盖先生的遭遇正是典型。他手中虽握有合同,但对方早已切断一切联系。若非媒体介入与成都相关部门及时立案调查,他的两万货款很可能追讨无门。

四、中小商家的困局:直播带货是出路还是套路?
像盖先生这样的区域性特产商家,往往不善电商运营,把明星带货视为“捷径”。他们愿意掏出数千至数万元“坑位费”,赌一个爆单的机会。

可真实的直播生态是:明星与MCN机构合作复杂,授权链条混乱;数据可刷量、互动可造假;即便真由明星播出,若选品不匹配、讲解不到位、流量不精准,销量依旧可能惨淡。

讽刺的是,盖先生自嘲:“我要是去赶集,一天也不止卖五十七单。”线下销售虽传统,但稳定、可靠、看得见人。而线上这场“交易”,却连对方是谁、在哪、是否真的请了明星,都成了谜。

五、如何走出迷局?
目前成都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此事。但从更广的维度看,要整治这类乱象,仍需多方合力:

  • 平台应加强MCN及合作商家资质审核;
  • 明星及团队需规范授权,避免形象被滥用;
  • 地方政府可提供公益直播培训,帮小微商家辨坑防骗;
  • 商家自身也要提升合同审查意识,勿轻信“保量承诺”。

一句“少一单补一单”的承诺,一套拉黑的操作,折射出某些代运营机构吃准了小商家的心理:赌他们不会为几万块跨省追责,赌他们投诉无门、最终自认倒霉。

但盖先生没有认。他选择了站出来、说出来。他的遭遇,揭开了直播带货繁华表皮下的另一面——那里不只有一夜暴富的神话,也有精心设计的陷阱。

正如无数中小商家的心声:“我们要的不是明星,是实实在在的销量和诚信。”

或许这件事最终会变成一个转折:让更多人在热潮中冷静下来,看清什么才是真正靠谱的生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