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三孩及以上家庭提供每年约5300元人民币生活补贴及额外医疗教育补助,旨在减轻多子女家庭经济压力,应对低生育率挑战。
在新加坡养育三个或更多孩子,曾被许多家庭视为“高难度模式”。如今,政府用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为这些家庭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本周三起,新加坡一项针对多子女家庭的新福利正式开始实施。家里有三个及以上新加坡籍子女的家庭,第三个及以后出生的孩子,每人每年都能自动获得约5300元人民币(1000新元)的生活抵扣额度,用于日常开销。这项补贴无需申请,无需抽奖,直接存入家长的“儿童发展账户”,打开LifeSG应用即可使用。
普惠政策:3.3万儿童直接受益
这项政策覆盖面相当广泛。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出生的、年龄在1至6岁的孩子中,约有3.3万人符合条件。补贴金额每年都会发放一次,所有1至6岁的三孩及以上家庭,每年4月都能收到同样额度的补贴。
补贴设计非常人性化。每笔补贴有效期为12个月,用不完就自动清零,这种方式鼓励家庭合理规划日常支出。资金用途也十分灵活,食品杂货、药品、公共事业费、交通费等家庭日常开销都能使用。家长可以通过PayNow UEN QR或Nets QR扫码支付,线上线下消费都能直接抵扣。
不止生活补贴:医疗教育全方位支持
除了每年5300元的生活抵扣额外,第三个及以后出生的孩子还能获得更多支持:
一次性获得约2.65万元人民币(5000新元)的医疗补助,专门用于报销看病和相关健康开销。
2025年2月18日及以后出生的三孩及以上孩子,还能额外获得2.65万元人民币(5000新元)的CDA First Step Grant,用于支付学前教育和医疗费用。
这些补贴都会自动到账,只要家庭完成“儿童发展账户”和Baby Bonus注册,最快两周就能全部收到。这种自动到账的设计极大减轻了家长的办事负担,无需重复提交材料,不必担心漏领。
应对低生育率的现实挑战
新加坡出生率连年低迷,养娃成本高是最大掣肘。政府每年为此类补贴“买单”约4.24亿元人民币(8000万新元),直接表明了对大家庭的政策支持。
黄循财总理坦言:“子女越多,家庭开支通常越大,父母因此常会担心额外支出。”这次补贴,就是要让养育多个孩子的父母“有底气”。
许多家长表示,这笔5300元的生活补贴特别实用。日常买菜、买药、交水电费、坐地铁都能直接使用,家里有两个以上学龄前孩子的,实际补贴金额翻倍甚至更多。医疗补助更是“雪中送炭”,能帮助覆盖孩子从疫苗到常见病的医疗费用,减轻了“看病贵”的忧虑。
政策背后的社会意义
单靠补贴要拉动三孩、四孩的出生率,并不容易。生活压力、住房、教育竞争等问题依然存在。但在生活成本高涨的当下,政府愿意真金白银补贴大家庭,给了很多年轻父母一颗定心丸。
有评论认为,这类补贴的实际意义不止在于减负,更在于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养育三个、四个孩子,不再是“家庭独自承受”的重担,政府也会“搭把手”。
不少新加坡家长表示,这样的政策,至少让他们对多生孩子不再那么抗拒。对于那些正为学前教育发愁的家庭,CDA账户的增额也很关键。幼儿园、托班的费用不低,这5000新元能大大缓解父母的经济压力。
结语:政策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5300元不是天降馅饼,而是新加坡持续推动“家庭友好型”社会的一个缩影。直接补贴、自动到账、覆盖教育医疗,政策设计越来越接地气。
新加坡的多子女家庭,未来路还很长,但至少,政府已经开始用真金白银为他们“兜底”。对于那些考虑要不要三孩、四孩的家庭来说,这样的补贴也许不是决定性因素,但肯定是一种鼓励和信号。
只有让养娃成本真正降低,年轻人才能放心大胆地规划人生和家庭。这项政策不仅体现了新加坡政府对人口问题的重视,更展现了对家庭价值的认可与支持。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通过政策创新支持家庭发展,新加坡的探索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