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少年逐梦记:1300名河南小将的”国字号”突围战

千名乒乓小将激战绿城,逐梦国字号荣耀

7月的郑州,热浪滚滚。光华大酒店体育中心内,乒乓球与球台碰撞的清脆声响此起彼伏,1300多名身着各色运动服的少年眼神专注,挥汗如雨。这是2025年国青国少河南省选拔赛的现场,也是中原乒乓少年们追逐”国字号”梦想的第一道关卡。在这片绿茵球台上,每一次挥拍都承载着汗水与期待,每一次得分都离梦想更近一步。

走进赛场,立刻被一种特殊的能量场包围。7岁组的球台前,身高刚过球台的小选手们踮着脚尖发球,稚嫩的脸上写满认真;15岁组的对决中,少年们已初具专业选手风范,正手爆冲、反手快撕等技术动作一气呵成。场边的记分牌不断翻动,家长们紧握拳头,时而欢呼时而叹息。一位来自洛阳的家长告诉记者,为了这次比赛,孩子每天放学后坚持训练三小时,周末更是全天泡在球馆,”能走到这一步,已经赢了曾经的自己”。

河南省乒协秘书长张辉在巡视赛场时,不时驻足观察有潜力的苗子。”这次报名人数突破1300人,创下历届之最,说明我们的青训体系正在产生虹吸效应。”他指着一位正在比赛的小选手说,”你看这个孩子的步伐移动,明显接受过系统训练,这就是基层教练员几年深耕的结果。”近年来,河南通过”乒乓进校园”、业余体校升级、俱乐部联赛等举措,构建起覆盖城乡的青少年培训网络,为本次选拔赛输送了大量好苗子。

中国香港队主教练刘国栋的现身,在赛场引发一阵小轰动。这位培养出多位世界级选手的名帅,特意调整行程前来观摩。”河南一直是人才大省,这次看到这么多孩子打球的热情,很受触动。”他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基层选拔是金字塔的根基,选材面越宽,顶尖选手涌现的概率就越大。”刘国栋还现场指导了几位小选手的反手技术,强调”基本功比赢球更重要”的理念,让在场教练员受益匪浅。

赛事的技术台前,裁判长李建国正紧盯电脑屏幕上的实时数据。”我们采用了最新的电子记分系统,同时有20名国家级裁判现场执裁,确保比赛公平公正。”他介绍,本次比赛完全按照中国乒协标准设置赛制,各组别前八名将获得参加全国选拔赛的资格,”这些孩子中,或许就藏着未来的世界冠军”。

在赛场二楼的训练区,记者遇到了来自郑州金水区的教练员团队。主教练王伟正带着几名队员做赛前热身,”我们俱乐部这次来了32个孩子,是历届最多的一次。”他坦言,随着河南乒乓氛围日益浓厚,家长们的投入度明显提高,”不少家庭专门为孩子配备了发球机和视频分析设备,这在以前难以想象”。但王教练也提醒,过早专业化训练存在风险,”我们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坚持的品格”。

午休时分,餐饮区成了小选手们交流的场所。来自安阳的12岁选手小李正和对手分享比赛心得,”第三局我8:10落后时,想起教练说的要一分一分追,最后真的翻盘了!”他的眼睛里闪着光。这样的场景在赛场各处上演,竞争之外,更有一份同龄人之间的理解与共鸣。赛事心理辅导师注意到,不少孩子在高压下展现出超龄的成熟,”这种历练对他们成长的价值,远超出比赛本身”。

河南省体育局副局长王炳奇在闭幕式上表示,本次选拔赛是检验全省青少年乒乓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发掘后备人才的关键环节。”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青训体系,让更多孩子通过乒乓球获得全面发展。”据悉,河南已规划在未来三年建设十个省级青训基地,并加大教练员培训力度,为乒乓少年们搭建更高水平的成长平台。

夕阳西下,三天的激烈角逐落下帷幕。获奖选手们捧着证书合影留念,笑容灿烂;未能晋级的孩子们红着眼眶,却依然与球台合影。一位小选手在离场前偷偷摸了一下中央球台,轻声说”下次我会更强”。这个夏天,1300多个乒乓梦想在绿城交织,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已经在追逐”国字号”的道路上,写下了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正如赛场横幅所写:”今日小球手,明日大栋梁”,这场规模空前的选拔赛,正悄然孕育着河南乒乓的未来力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