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已从诊断工具升级为“超级微创手术平台”,能够无创保胆取石、无痛治痔、镜下治疗阑尾炎,实现不出血、不留疤、快速恢复的精准治疗。
提起消化内科,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胃镜肠镜看一看、取样活检查一查”。
但你可能不知道——

如今的消化内镜,早已不只是医生的“眼睛”,更成为他们手中一把精准而温柔的“刀”。
这把刀,不见血、不开口,却能深入体内,取结石、治阑尾、止痔血,完成以往必须外科手术才能做到的事。
它正悄然改写无数患者的治疗体验。
一、从“看得见”到“治得了”:内镜已成为微创治疗的核心平台
“现在的消化内镜,可谓‘无孔不入’。”南京明基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庭赞这样形容。
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它们不再只是诊断工具,更成为一个“微创手术通道”,直达病灶、精准干预。
二、保胆取石:为17岁少年留住健康的胆囊
17岁的阳阳,数月来反复腹痛,一直以为是“吃坏了”。
直到一次剧痛发作,才被发现胆囊布满结石,部分已掉入胆总管。
若在以往,他很可能面临“胆囊切除+开腹取石”。
但李庭赞团队选择了更优解:
通过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从口腔进入十二指肠,切开乳头、取出结石。
术后三天,阳阳顺利出院,胆囊保住了,身上没有一道疤。
“我们现在还可以联合胆道镜,直视下清理结石,最大限度避免残留。”李主任补充道。
这类超级微创手术,正成为符合条件患者的首选。
三、阑尾炎也不必开刀?内镜逆行治疗实现“保阑尾”
突发阑尾炎,第一反应就是“切”!
但如今,一种叫做“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的新方法,让保留阑尾成为可能。
通过结肠镜直达阑尾开口,逆行进入腔内,冲洗、取石、引流脓液——
压力解除,炎症迅速消退,阑尾功能完整保留。
“有些患者麻醉醒来,腹痛就已消失。”李庭赞说。
四、治痔疮:10分钟,不出血、不痛苦
70多岁的刘爷爷因痔疮长期便血,一度晕倒在家,脸色苍白、四肢冰凉。
家人紧急送医后,李主任为他施行内镜下硬化与套扎治疗。
仅10分钟,出血停止。没有疼痛,没有伤口,老人术后再无便血。
“内镜治痔,尤其适合Ⅰ-Ⅲ度内痔。”李主任解释,“操作灵活、恢复快、痛苦小,还能在做肠镜时‘顺带’完成。”
五、超级微创的背后,是医学与人文的双重进步
“我们追求的,不再只是‘治好病’,更是‘好好治病’。”
李庭赞坦言,现代医疗正越来越关注患者的体验与尊严。
- 创伤更小:体表无切口,脏器得以保留;
- 恢复更快:多数患者两三天即可出院;
- 痛苦更少:避免了传统手术的疼痛与漫长康复。
六、什么样的病适合内镜治疗?
尽管内镜技术强大,也并非万能。李庭赞提醒:
是否适用,需经专业评估。比如:
- 胆囊功能良好、无严重感染的结石患者可考虑保胆;
- 阑尾未穿孔、无坏死的阑尾炎可尝试ERAT;
- 内痔及部分混合痔适合内镜治疗,外痔则需其他方式。
“刀”在手中,更在心里。
这群消化内科的“内镜刀客”,不以刀光剑影显身手,却以无创微创见真章。
他们正在用一根细镜、几个小孔,重新定义“手术”的边界。
未来,也许会有更多疾病,不再需要“开膛破肚”,而是从口腔、从肠道,悄然潜入、精准修复。
医学的温度,正藏在这些看不见的“刀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