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8岁男子取蜂蛹遇难,绳索缠颈殒命20米高树

28岁男子采蜂蛹时被绳索缠颈身亡,留下妻儿与五保户伯伯,家庭顶梁柱轰然倒塌。

二十米高的树梢上,他穿着防护服的身影突然静止。那条本该帮助他获取丰收的绳索,不知何时已成夺命的绞索。

2025年9月22日,四川宜宾市筠连县筠连镇,一个普通的秋日。28岁的田丰村青年像往年这个时候一样,穿上防护服,带上工具,前往采摘野蜂蛹。这项带着危险的传统技艺,曾为他带来不少收获,但这一次,却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他灵巧地攀上二十多米高的树梢,找到蜂巢后,熟练地用绳索系住挂有蜂巢的树枝,准备将其吊运到地面。然而就在这个过程中,绳索不知为何缠绕到了他的脖颈上。

01 高空遇险,救援艰难

树上的人突然静止了。地面上的同伴最初并未察觉异常,直到发现树上的人久久没有动静,才意识到出了事。

由于树太高,地面人员无法直接施救。人们焦急地尝试各种方法,却都无法触及那个被困在二十多米高处的身影。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每分每秒都是生死时速。

最终,在万般无奈之下,人们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将树砍倒。电锯声轰鸣,树木倾倒,但当人们急忙上前解救时,发现已经太迟了。

筠连镇田丰村村干部沉痛地确认:“该男子年仅28岁,在树上意外身亡。”

02 家中的顶梁柱倒了

噩耗传来,整个家庭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这位年仅28岁的青年,不仅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更是整个家庭的支柱。

村干部介绍,这位不幸遇难的青年“家中尚有妻子和年幼的孩子,一位伯伯也是五保户,家庭情况较为困难”。他是这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经济来源,他的突然离去,让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采摘蜂蛹是这个季节里许多山区村民增加收入的方式之一。野生蜂蛹在市场上能卖到不错的价格,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季节性收入。

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看似普通的采摘,竟会成为这个家庭的悲剧。

03 危险的传统技艺

在四川、云南等地的山区,采摘野生蜂蛹是一项传承已久但危险重重的民间技艺。每年秋季,野生蜂蛹成熟时,总有经验丰富的村民上山寻找。

这些野蜂巢多位于数十米高的大树顶端,采摘者需要徒手攀爬,仅凭一根绳索作为保护和辅助工具。整个过程需要极高的技巧和勇气,任何细微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尽管穿着防护服,但面对高处作业的复杂环境,仍然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绳索缠绕、树枝断裂、野蜂攻击等都是潜在的危险。

当地一位有多年采蜂经验的老人说:“采摘蜂蛹最重要的是要沉着冷静,不能慌张。但即使是最有经验的人,也难免会遇到意外。”

04 山村里的守望相助

悲剧发生后,田丰村的村民纷纷伸出援手。村干部表示:“意外发生后,当地有好心人为其家中提供帮助。”

在这种偏远的山村,邻里之间的互助传统依然浓厚。一个家庭的悲剧,往往会牵动整个村落的心。大家会共同帮助遭遇不幸的家庭度过难关,这种守望相助的精神,已经成为山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再多的帮助也无法完全弥补一个失去顶梁柱的家庭所遭受的创伤。年轻的妻子失去了丈夫,年幼的孩子失去了父亲,年长的伯伯失去了照顾他的亲人。

05 安全意识的警钟

这起意外事故再次为高空作业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攀爬者,在面对数十米高的大树时,也需要更加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

专业高空作业人员指出,进行这类高危活动时,应该使用专业登山安全带、双保险绳系统,并有地面人员全程监护和应急准备。仅靠一根绳索和简易防护,很难应对突发情况。

当地村民在哀悼之余,也开始反思传统采摘方式的安全性。有人建议,今后进行这类活动时,应该采取更加科学的安全措施,或者考虑使用无人机等现代技术进行辅助。

一位村民感叹道:“以前总觉得这些意外离我们很远,直到发生在自己认识的人身上,才意识到危险性有多大。”

夕阳西下,田丰村笼罩在一片悲寂之中。那棵被砍倒的大树横卧在山坡上,仿佛在无声诉说着今天发生的悲剧。

山村依然宁静,但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给这个平静的村庄蒙上了阴影。28岁的青春年华,原本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却在一瞬间戛然而止。

在这个本该丰收的季节里,一个家庭却永远失去了他们的收获者。那些高高挂在树梢的蜂巢,依然等待着有人来采摘,但那个熟悉的身影,再也不会出现在村口的小路上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