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雷米返法探亲突发晕眩被迫取消航班 医生警告:高空飞行风险大​​

法国艺人吉雷米返法探亲前突发晕眩,医生评估后劝退航班,强调飞行健康安全第一。

2025年8月14日,来自法国、已在台湾定居多年的艺人吉雷米(Remy Gils)原计划独自飞往巴黎探亲,却在登机前一小时突发严重晕眩,经机场医务室评估后,被医生直接劝退关,行程被迫取消。这一突发事件不仅让他的返乡计划泡汤,也引发公众对长途飞行健康风险的关注。

​登机前突发晕眩 紧急求助医务室​

吉雷米12日从高雄搭乘高铁前往桃园机场,准备搭乘长程航班返回法国。他提前四小时抵达机场,顺利办理报到、通关,并悠闲地在机场享用牛肉面,还拍照记录准备与家人分享。然而,就在登机前一小时,他突然感到天旋地转,头晕目眩到无法站稳,甚至手脚冰冷。

「我本来以为只是紧张,但症状越来越严重,连走路都困难。」吉雷米事后在社交平台透露,自己长期有「飞行恐惧症」,尽管多次搭乘飞机,但只要离开地面就会极度不安。以往有妻子小乖陪伴,能缓解焦虑,但这次独自飞行,紧张感倍增,最终身体不堪负荷,只能前往机场医务室求助。

​医生评估:硬飞恐有危险 地勤协助退关​

经医生检查后,吉雷米被诊断为「前庭神经失调」引起的眩晕症,可能与焦虑、疲劳有关。由于航班需飞行13小时,医生认为在高空密闭环境中,若症状恶化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风险,甚至引发恐慌症或晕厥,因此建议他取消行程。

机场地勤人员随后协助办理退关手续,并将已托运的行李取回。吉雷米无奈自嘲:「今天的行程从『高雄→桃园→巴黎』变成了『高雄→桃园→高雄』。」尽管心情低落,但他也强调「安全最重要」,决定等身体状况稳定后,再与妻子一同返法。

​飞行恐惧症困扰多年 专家建议如何应对​

吉雷米并非唯一受飞行焦虑困扰的人。据统计,约20%的乘客对搭乘飞机感到紧张,其中5%的人甚至会出现恐慌症状。精神科医师陈冠宇分析,飞行恐惧症可能源于对失控环境的恐惧、幽闭恐惧症或过去不良飞行经验,而长途航班更容易加剧焦虑。

​专家建议有类似困扰的旅客:​

  1. ​提前心理准备​​:透过认知行为疗法(CBT)调整对飞行的负面联想。
  2. ​药物辅助​​: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或镇静剂。
  3. ​放松技巧​​:登机前练习深呼吸、正念冥想,或携带舒缓压力的物品(如耳塞、眼罩)。
  4. ​避免空腹或过饱​​:低血糖或消化不良可能加重眩晕感。

​网友热议:健康比行程更重要​

吉雷米的经历引发网友广泛讨论,许多人分享类似经验:「有一次我登机前呕吐,机组人员直接拒绝让我上飞机,后来发现是肠胃炎,真的幸好没硬撑。」也有网友称赞机场医护的专业判断:「长途飞行如果身体不适,真的不能勉强,否则在机上出事更麻烦。」

航空业内人士透露,航空公司对乘客健康状况有严格评估标准,若出现明显不适,机长有权拒绝其登机,以免飞行途中发生紧急医疗状况。过去曾有乘客隐瞒病情硬飞,结果在航程中突发心脏病,导致飞机紧急迫降,不仅影响自身安全,也耽误全机旅客行程。

​调整计划再出发 吉雷米:会和太太一起飞​

尽管此次返乡计划中断,吉雷米仍乐观表示,会先好好休息,等身体状况恢复后再重新订票,并强调:「下次一定会和小乖一起飞,有她在,我比较安心。」他的妻子小乖也暖心回应:「平安最重要,法国家人也理解,随时都能再安排。」

此次事件也提醒旅客,长途飞行前应确保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若有慢性疾病或焦虑倾向,最好提前咨询医生,以免临时出现状况影响行程。

为您推荐